10kV分線線損治理思路
10kV分線線損治理工作是一項任務量大、過程復雜的工作,治理過程中采用“集中分析、分散治理”的思路,集中運檢、營銷、班組人員,在母線平衡的前提下,集中分析變線路線變關系、營銷檔案、現場計量表采集情況、現場改造等影響10kV分線線損高損、負損等不合格的原因,針對每條不合格線路分析的原因,分散到各單位相應負責人,進行線變關系、營銷檔案、現場表計核查、模塊配置等治理,及時反饋治理結果,直至線路線損合格。
1.營配數據接入 線損系統從GIS平臺接入了站線關系、線路與變壓器關系,通過公用配變-接入點-表箱-表-低壓用戶生成低壓臺戶關系,支持分線、分臺區線損計算。 2.用戶檔案及營銷電量接入 線損系統從營銷基礎平臺接入用戶檔案、計量點檔案、電能表檔案、計量箱檔案、采集檔案及關系數據,從海量平臺獲取用采數據,由營銷系統提供同期發行電量和用戶售電量。
1.變壓器線變關系錯誤。 問題描述:設備(資產)運維精益管理系統(PMS2.0)、營銷業務應用系統(SG186)系統變壓器線變關系錯誤,導致線路線損出現高損或負損。 解決措施:根據現場逐一核查,修改變壓器電源關系,確保系統中變壓器線變關系與現場一致。 應用成效:通過現場對變壓器線變關系核查,及時發現系統變壓器錯接、串線等問題,確保了營配貫通數據的準確性。 2.現場高壓用戶、臺區計量表采集掉線。 問題描述:現場由于計量表采集信號缺失、采集設備故障等原因,導致現場高壓用戶、臺區計量表采集掉線,電量丟失,線損出現高損。 解決措施:通過各部門通力合作,積極開展現場采集問題治理工作,及時調試設備的采集信號,加裝載波等提升采集信號的設備,對出現故障的設備進行更換、消缺,確保高壓用戶、臺區計量表采集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應用成效:通過現場對高壓用戶、臺區計量表采集的調試以及采集裝置消缺,一方面,對各供電公司用戶表采集提供了可靠依據,極大的提升了采集成功率;另一方面,通過線損的治理,及時發現現場出現故障的用戶,對供電公司故障消缺等方面工作有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 3.現場工程改造。 問題描述:目前各個供電公司都存在現場線路切改、煤改電等電網工程改造情況,在期間可能出現現場變壓器串線、現場與系統數據維護不一致、系統數據維護滯后等問題,影響線損不合格。 解決措施:一方面提高現場工程改造的質量,加大現場工作的監理;另一方在現場進行改造的同時,及時向各供電公司相關部門報備,做好改造后各系統數據治理工作,保證現場與系統數據一致,變壓器線變關系正確。 應用成效:通過線損治理,不僅能幫助供電公司反應出現場電網改造的合理性,也能及時發現現場電網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電網企業從規劃、經濟運行和營業管理等主要核心業務起到了對現場工作的監管和促進作用。 4.現場竊電。 問題描述:由于現場存在竊電情況發生,導致線路上售電量虧損較大,線損出現高損。 解決措施:積極開展線路核查,加強反竊電工作的力度,對用戶的表計進行校正,對存在異常的計量表進行更換,對竊電的用戶及時做好電量和電費追補,必要時依法追究竊電用戶相關責任。 應用成效:線路線損治理過程中,及時發現用戶竊電情況,進一步保證供電安全,維護正常的供電秩序,為各供電公司降損增效,營造良好的用電環境等,建立了強有力地保障。